上云,对汽车产业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2-01-03作者:小编阅读:0

2021年8月19日,特斯拉在其AI Day正式发布云端超算Dojo,超过100万辆的特斯拉汽车收集到的数据将被源源不断送到Dojo,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优化,以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能力覆盖到越来越多的场景。


Dojo超算,是特斯拉实现自动驾驶的一块重要拼图。


在那之后,一位新势力车企的研发负责人盘算了一下研发开销,由于800万像素摄像头的加入,以及销量持续上涨带来的数据规模暴增,到2023年,这家企业每个季度仅自动驾驶就要烧掉20亿元的云服务费用。


这一幕场景似曾相识,互联网巨头们在早期业务迅速膨胀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甜蜜烦恼。


上云,对汽车产业意味着什么?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验证了云服务的巨大价值,你在手机上每一次操作,背后都与云端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陆奇在总结过去10年移动互联网的主线时称之为“移动+云”的时代。


2021年开始,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潮水在退却,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流量见顶,同时另一个产业正在吸引着全部的目光,大步挺进数字产业的舞台中心。


能源转型、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再加上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这些增长引擎一股脑地聚集在汽车和汽车产业,汽车行业成为下一座等待被挖掘的金矿。


汽车和汽车产业正在被数据淹没,如何挖掘数据并发挥出数据的价值,成为摆在汽车产业面前的课题。显然,这对于习惯了和生产制造、机械打交道的汽车产业来说是陌生的,尤其是传统汽车厂商。


汽车产业需要借助一份力量,通过这份力量车企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数字化转型。


现阶段,华为云正在扮演这个角色,作为全球五朵云中唯一出身制造业的云服务厂商,华为云已经成为车企上云的主要选择。在中国TOP30的车企中,有80%使用了华为云的服务。


云服务,让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变得唾手可得,正在像水和电一样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有一句贴切的描述,“在很大程度上,现下的数字化转型,就是向云转型,就像电力系统被发明出来,我们花了很长时间让工具都接上电,之后是生产力的大爆炸。”


汽车企业不同于云原生的互联网企业,从产品到组织、流程都不是长在云上的。


云对汽车产业来说似乎不是必需品,它能为汽车产业带来什么呢?


从产品层面来看,智能电动汽车和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可以说,没有云就没有智能汽车。


以自动驾驶为例,一台自动驾驶测试车每天跑8个小时产生的数据量大概在8-32TB,这意味着仅在研发阶段的自动驾驶就需要预留PB(1PB=1024TB)、10PB级别的数据存储空间。


这还仅仅只是Robotaxi测试车,目前最大的无人驾驶公司Waymo只拥有不超过1000辆的测试车,如果扩展到量产自动驾驶领域,不考虑单车回传数据量差异的话,仅特斯拉一家的车队规模就已经是Waymo的1000倍级别,并且智能电动车的保有量还在快速增长中。


不仅是数据存储,自动驾驶的标注、训练还需要算力的支撑,仅特斯拉一家就标注了60亿个物体,这背后是数千张GPU;而特斯拉用5760个英伟达A100 GPU打造的Dojo原型机,造价则在亿美元级别。


在智能座舱层面,用户产生的车联网数据在被采集之后,将被用于产品迭代以及用户服务,据普华永道统计,单台汽车每年车联网回传的数据有100G-500G规模,100万台的网联汽车将会面临100PB以上的数据存储规模,如果采用传统存储方式,仅机房建设投入就要在10亿人民币以上。


如果我们将全世界十几亿汽车保有量中的一半替换为智能网联汽车,仅车联网的数据每年就将达到ZB(1ZB=1024EB,1EB=1024PB)级别,这还不包括自动驾驶产生的数据,而据IDC报告,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约为64ZB的数据,汽车的数据生产能力可见一斑。


随着车上传感器越来越多,智能电动车将成为重要的数据生产单元,海量的数据需要被储存、计算、传输,云将是重要一环。


在特斯拉入局超算之后,某自动驾驶公司CEO判断未来的车企也将同时是云计算企业。


这几年传统车企纷纷成立自己的软件部门,布局相关的软件平台业务,例如大众就成立了软件部门CARIAD,CARIAD其中的一项计划是到2030年,将全球4000万辆汽车接入到大众汽车云(VW Automotive Cloud)中。


那站在汽车产品背后的汽车厂商和汽车行业呢?其组织和流程(研发、生产、销售、运营),有必要上云吗?上云又有什么好处呢?


研发


在整车研发阶段,需要碰撞仿真、流体仿真、NVH仿真等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这些仿真软件需要高性能计算的支持,原来车企会自己部署工作站、建高性能计算集群(HPC)来解决仿真的问题,但如果投入少,会导致计算精度不够、计算时间过长,导致仿真的价值有限;但如果大规模投入,由于HPC技术复杂、涉及面广、选型困难等问题,车企有太多的坑要填。


如果采用云计算,不仅可以突破固定算力的限制,还能应用到最新的技术,并且可以实现按需采购,开箱即用。例如一汽就将自有的1万多块CPU等处理核心与华为的云计算资源进行了统一调度,使得一汽在车型研发的仿真计算环节,效率提升了一倍左右。


同时,缩短研发周期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燃油车的研发周期之前是在36个月,但新能源车的研发周期明显变短了,迭代速度更快,竞争更激烈,快速出车正在成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而华为在服务化IT平台HIS(Huawei IT Service)上的积累则可以给车企提供这方面的参考。


生产


数字化工厂,是传统车企在数字化方面发力最多的地方之一,主要的原因在于之前工厂的数字化程度低,或者四大车间之间的数据不流通,导致整体的生产数据和局部的产线情况也不能有效把控和优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采集和监控节点被建立起来,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质检、预测,可以推动生产效率、产品品质的提升,通过数据智能提升生产力不再是一句空话。


实现单厂智能还不够,传统车企的工厂分散,跨地域难以协同,这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华为云和一汽大众的合作中,华为云通过一朵云连接了一汽大众的五地六厂,实现了多业务部门的统筹规划和协同。


营销、运营


随着特斯拉率先打破传统汽车销售模式,采取直营和线上购车的方式,新兴车企们也跟进了这一方式,产品力的优势以及销售服务模式的改变提升了老车主的满意度,老车主们非常热情地向周围亲朋好友推荐这些车,新势力们的NPS(净推荐值)都非常高。


但传统主机厂们目前与用户沟通还主要依赖经销商,主要的用户触点也在线下,其已经运行多年的营销系统也是饱受诟病,组织权限混乱、各业务模块的功能不通、线上营销和线下割裂,造成了各种低效的问题。


这就使得传统车厂当下的目标是,需要先优化流程、改善自身。


例如华为云为一汽大众优化的BI平台,改变了传统数据入湖方式,将业务报表系统维护的链路从3万条降低至65条,同时还是实现了10亿级数据无一条丢失,直接将一汽大众的销售报表数据的可查看时间从1天缩减至10分钟。


另外,传统的4S店除了卖车,还有维修保养的业务,但修车师傅的水平参差不齐,一旦遇到问题通过人工翻阅维修手册或求助厂家等方法来解决,导致人工效率低、用户不满意等问题。


尽管经过了日积月累,4S店掌握了维修记录、维修手册、指导视频等资料,但这些信息之间是割裂的,没有被有效整合,华为云的方式是通过软件和大数据技术来梳理这些信息,具体方式是先和维修专家、知识图谱专家协同,对知识进行抽象建模,然后通过对数据的抽取、映射、融合与消歧等步骤,形成车辆的维修知识图谱,进而通过App来为修车师傅们打造趁手的工具。


总结下,产品层面,智能电动车浪潮使得汽车不得不上云;流程层面,上云可以为企业降本增效。以上就是关于上云对汽车产业产生的影响和意义,亿联云是一家云网服务提供商、大带宽租赁、光纤专线接入、云服务器等行业,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和优质的技术服务,赢得了数十万用户的青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请联系站长邮箱:shawn.lee@eliancloud.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题:上云,对汽车产业意味着什么?

TAG标签:企业上云

地址:https://www.elinkcloud.cn/article/20211231150334.html

上一篇:sdn和sdwan是什么关系?
下一篇:sdwan是如何连接其他分支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