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揭开混合云架构的神秘面纱了!

发布时间:2022-01-10作者:小编阅读:0

混合云架构的势头汹涌而来,除了大批互联网企业在积极拥抱混合云以外,不少传统企业也开始逐渐探索数字化转型,寻求智能化发展。据 Gartner 报告预测,到 2025 年,超融合基础架构在数据中心、云、边缘的应用比例将基本相当。

那么,混合云架构到底能为企业带来哪些优势?采用混合云架构又将为企业增添哪些技术挑战?本文将以制造业探索混合云的场景切入,带你揭开混合云架构的神秘面纱。

混合云架构为何备受制造业青睐?

对于现阶段的传统企业来说,上云已经是业界达成的共识,但如何上云还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我们观察到,不同规模的制造企业面临的痛点也不尽相同:

对于大型制造企业而言,由于企业内部有多个软硬件平台的信息系统同时运行,系统数据相互独立,导致企业的数字资产分布零散,维护成本高;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主要受规模、资金等因素限制,使其数字化基础更为薄弱。

基于上述痛点,传统制造企业通过部署混合云架构,能在保留原有本地数据中心资源的同时,又能够借助公有云平台来实现资源的弹性扩展,弥补本地数据中心的安全防护、数据存储备份等方面能力不足的短板。

部署混合云知易行难

混合云为企业带来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探索多云环境的过程也充满复杂性,它势必会给资源、数据和应用的高效协同带来挑战。

是时候揭开混合云架构的神秘面纱了!

例如,在数据主权与低延迟两个因素的限制下,企业需要选择本地进行云化建设,但同时又希望像公有云一样创新,这就为企业带来了建设的复杂度和运维难度。如何在复杂的云环境下实现资源的统一整合与管理、数据的一致访问与协同,成为了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除去协同、一致性等问题,如何让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也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

微软与戴尔科技,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混合云部署的难题,在Ignite?China?2021 大会中,微软联合英特尔、戴尔科技集团等合作伙伴,共同发起对于 Azure 混合云解决方案的讨论,其方案主要特点如下:

单一管理平台: 通过 Azure Arc 可以将 Azure 云端成熟的管理功能扩展到任何的基础架构,统一管理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的状态,还可以在本地数据中心、跨云环境和边缘节点运行第一方 Azure 服务,包括 Azure SQL、Postgres SQL、应用服务和 Azure 机器学习等。

Azure Arc enabled Kubernetes: 企业用户可以通过 Azure Arc 跨云容器实现应用统一部署、策略合规检查和修正、实时集群监控,也就是说企业可以灵活地在混合云 Kubernetes 部署和扩展云原生应用程序,并且能够建立起整个集群的单一界面视图,在不同的基础架构中使用相同的管理工具,提高了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的一致性和效率。

超融合基础架构: Azure Stack HCI 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支持在多种配置和品牌的硬件系统上实现计算、存储和网络的虚拟化,也支持将现有老旧服务器和存储升级为认证硬件合作伙伴的超融合方案,并通过内置混合功能和 Azure Arc 集成,以极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实现数据中心的现代化改造。

一站购买,全生命周期支持: Azure Stack HCI 操作系统搭载了来自二十多个硬件合作伙伴的二百多种标准 x86 硬件和组件解决方案,提供最佳性价比体验。而获取 Windows Server 2008 R2 安全更新也无需额外付费,通过一站式购买的方式可以让企业获得开箱即用的超融合体验。

除了上述提及的技术优势以外,该混合云解决方案还可以对 Azure?Stack?HCI 管理的本地主机、虚机与 Azure 云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无缝衔接云端的 Azure 备份、安全中心、站点恢复等服务,并获得定期和一致的功能和安全更新,进一步缓解了企业的运维压力。翻看微软官网,我们发现自混合云解决方案向中国市场开放以来,已经助力不少制造业构建了数字化智能工厂,如世界轴承巨头斯凯孚(SKF)、安迈铝业等等。

亿联云提供全球网络优化服务、MPLS VPN、企业私有云&混合云搭建方案、云专线SD-WAN、跨国视频会议、跨境电商直播等相关应用场景,如有任何疑问,欢迎致电010-53390328!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请联系站长邮箱:shawn.lee@eliancloud.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题:是时候揭开混合云架构的神秘面纱了!

TAG标签:混合云

地址:https://www.elinkcloud.cn/article/20220110171002.html

上一篇:2022年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云计算和人才竞争
下一篇:中国信通院大数据产品能力评测观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