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 中的流量工程如何实现?

发布时间:2025-07-31作者:JOJO阅读:0

在当今追求高效与可靠网络服务的时代,MPLS的流量工程技术成为优化骨干网络资源利用、规避拥塞、保障关键业务的核心手段。其实现并非依赖单一技术,而是多个关键组件协同工作的成果:

MPLS 中的流量工程如何实现?

1.智能路径计算与建立:

路径请求 (Path): 入口路由器沿计算路径向下游发送 Path 消息,携带带宽需求、显式路径(严格或松散跳数)、优先级等 TE 属性。

资源预留 (Resv): 收到 Path 消息的中间路由器检查本地资源(主要是带宽)是否满足请求。如果满足,则预留资源,向上游发送 Resv 消息携带分配的标签;若不满足,则发送错误消息。

标签分发与 LSP 建立: Resv 消息最终抵达入口路由器,沿途标签栈形成,TE LSP 正式建立。数据包进入 LSP 后,仅需根据标签快速转发,无需逐跳 IP 查表。

约束路由计算: 流量工程的核心在于依据策略而非单纯最短路径建立标签交换路径。路径计算单元(PCE,通常集成在路由器中)运行约束最短路径优先(CSPF)算法。CSPF 在传统 SPF 基础上,将管理员设定的约束条件(如所需带宽、链路显式路径、管理成本、亲和属性、跳数限制、排除特定链路/节点)纳入考量,计算出满足所有条件的最优路径。

信令协议建立路径: 计算出的路径信息通过 RSVP-TE(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 在路径沿途路由器间传递。RSVP-TE 执行关键功能:

2.流量映射与策略应用:

建立好的 TE LSP 需要承载实际流量。网络管理员通过配置策略(如基于源/目的 IP、DSCP、端口号等),将特定流量映射(隧道化) 到对应的 TE LSP 上。

流量策略: 入口路由器对注入 LSP 的流量执行整形(Shaping)、监管(Policing)等策略,确保其符合 LSP 预留的带宽和服务等级约定(SLA)。

3.动态维护与故障保护:

路径重优化: 网络拓扑或资源状况变化时,CSPF 可自动重新计算更优路径。RSVP-TE 支持无缝重路由(Make-Before-Break):先建立新 LSP,流量切换后再拆除旧 LSP,实现业务无中断优化。

快速重路由 (FRR): 提供毫秒级故障恢复。为 LSP 的关键节点或链路预先计算并建立本地备份路径(Detour/Bypass Tunnel)。当故障被检测到时(如 BFD),临近故障点的路由器(PLR)立即将流量切换到备份路径,绕开故障点,保障业务连续性。故障恢复后,再触发端到端重路由。

总结而言,MPLS 流量工程的实现是一个闭环过程:

  1. 策略定义: 管理员设定路径约束与业务需求。

  2. 智能计算: CSPF 基于约束计算可行路径。

  3. 信令建立: RSVP-TE 沿路径预留资源、分发标签、建立 LSP。

  4. 流量引导: 策略将业务流量导入对应 LSP。

  5. 持续优化与保护: 动态重优化适应变化,FRR 提供快速故障保护。

亿联云是一家专注于SD-WAN技术和IDC服务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SD-WAN组网SASE安全方案、IDC机柜租赁托管和SaaS应用高速访问服务,如果您有需求可以联系一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请联系站长邮箱:shawn.lee@eliancloud.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题:MPLS 中的流量工程如何实现?

TAG标签:MPLS

地址:https://www.elinkcloud.cn/article/1768.html

上一篇:企业跨省组网需考虑哪些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企微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

返回顶部